Docker:泻药
##从前的Docker
2013年年初,一个叫做dotCloud的PaaS供应商将其内部项目Docker开源之后,Docker便慢慢进入我们的视野,这家公司甚至卖出所有PaaS业务,改名为Docker.Inc,专注于Docker的开发与推广。
2014年,Docker公司进行了多次收购,当年6月,Docker 1.0版本正式发布。同时发布Swarm、Machine与Compose编排与自动化工具优化用户体验。
拿出2014年底的一张老图,当时已经有许多国内外巨头已经采用或者将他们自己的工具、操作系统与Docker进行集成。
对于一个新的技术来说,有一个"技术热门度曲线"模型。分别有启动、泡沫、低谷、爬升、高原期。一个工具能够如此之火不免会让人觉得是否有吹嘘夸张和跟风之嫌,所以用户们会深入评定并发现技术存在的不足,热度便会下降。然而Docker没有活在他人的定义中,从始至终Docker似乎在告诉世界,标准是这样定义的,跟着我的方向走就行了,
然而在最近几年,Docker Cloud与Docker EE的容器即服务(CaaS)战略已经逐步成为主流,商业化模式也逐渐成熟,国内云厂商也开始提供各种容器服务试图从中分一杯羹。
从前的Docker,从内部项目走向公司走向挑战标准的产品,Docker是把握到了什么能让自己一出生就屹立不倒,获得众多大厂的青睐?开源项目也能赚到钱?Docker真有那么好吗?
##Moby???
(???黑人问号)第一眼看上去还以为是Docker被摩拜收购了。
###生态系统的完善
刚接触Docker的时候,“Docker”对我来说是一个工具,有着非常方便的操作可以让我启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,并且可以在所有系统上跑,当时觉得这个工具简直上天了,他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。
Docker 在过去的两年里经历了指数级增长.DockerHub 的下载量从1亿增加到了60亿,为了保持这一增速,Docker 选择打破现有的一体化结构.分为更小的开源组件,包括 containerd, libnetwork, swarmkit, LinuxKit。
Docker的生态系统在一步一步成长,组件化开发的Docker本来就依赖大量组件的开发与拼接,这些组件的组装工作是大量重复与无用的工作,于是为了让任何人都能方便的组装自己的容器系统创建了Moby。
所以,对于开源社区来说,Moby用原来的Docker项目加上一个容器集成系统取代了原来的Docker项目,完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完善,让每人都能自定义自己的容器。然而这只是官方给出来的解释。
###恐怖的流量转换
“Docker”这个关键字从出现到更名为“Moby”之前,在各种论坛、社交工具以及人们的脑海中已经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,在各种搜索引擎的索引文件中也一定会存在优先级比较高的”Docker“关键字,以及大量相关索引链接、网页快照。
所以不管“Docker”的定义是否已经改变,我们一提到或者搜索的时候,大量流量就会被导向同一个搜索结果。在Docker商业化之后,最迫切需要用户了解到的就是Docker有什么产品,从Docker Cloud到Docker EE,天天烧投资商的钱也不是个事。于是Docker公司做出了一个影响比较大的举动,改名。
然而以开源为本的商业模式实在难以回本,技术、代码已经公开,凭什么可以赚到钱?开源赚到的影响力?实在太虚了,影响力要足够大,产品要足够好用,然后搞几个更多功能的商业产品才能让客户买单,那么是什么让Docker可以赚取足够资本,保其五年无虞?就凭Docker这个拿以前存在的技术包装个UI加几个实用的功能吗?请看下文。
##Docker的成功与责任
###凭什么
- Cgroup:Google在2006年启动开发。
- Namespace:Linux提供的一种内核级别环境隔离的方法。
- Aufs:未合并到Linux但存在于Debain的文件系统。
- LXC:Linux原生容器工具。
这些技术在Docker出现很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于Linux或相关系统中了,其实简单来说,
Docker工具 = Cgroup + Namespace + rootfs + 容器引擎(用户态工具)。由于Docker抓住了以下的几点,成功看起来就比较简单:
- 微服务的设计艺术:轻量级虚拟化、与内核无缝结合的运行效率优势与极小的系统开销;将各个组件单独部署的思想。
- 与时代结合的契机: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对应用的性能、功能、体验的要求日益提高,单体应用的噩梦早已出现,微服务与云服务更是一个时下流行并且势在必行的概念与实践;云平台要求的虚拟化技术对于性能要求特别苛刻。
- 现有技术的丰富、完善:基于LXC容器技术的完善、加强、应用化。
###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
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拿到苹果之后,我还想…成为巨人!
除了Docker这个工具相关的一些project:engine/compose/registry/machine/swarm/kitematic/hyperkit(其中基于hypervisor的hyperkit、负责集群管理的swarm分别在容器的可移植性和分布式实践作出贡献),对容器的核心技术的推进有更大贡献的项目有:
- LibContainer:Docker创建的容器引擎,负责创建容器、API调用的实现。
- LibNetwork: Docker提出的容器的网络模型。
- Unikernel:Docker收购的新型容器技术。
这些是Docker开发或收购的一些容器核心技术,即使作为前身是PaaS的商业公司也能在在丰富完善Docker功能的之后依然保持组件开源,也是为开源界与容器技术做出了一定具有责任的贡献。
在硬件虚拟化方面,VMWare与Virtualbox已经占领市场很多年;在操作系统虚拟化方面,Docker在成为容器技术方面的主流甚至标准之后,如果能与行业大拿一起创造或者制定标准,则是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
##参考
1 | https://www.starduster.me/2017/04/29/why-docker-created-the-moby-project/ |
号外号外
最近在总结一些针对Java面试相关的知识点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维护~
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xbox1994/2018-Java-Interview